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的戰(zhàn)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yè)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
為推動落實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促進產學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制冷產業(yè)轉型升級,2022年1月,中國制冷學會和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fā)有限公司于青島聯(lián)合承辦了第一屆先進制冷技術產學融合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響。
由2022年中國科協(xié)“科創(chuàng)中國產學融合會議項目”支撐,現(xiàn)決定于2022年12月15-16日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第二屆先進制冷技術產學融合會議”。
組織委員會
主 席:寧方剛、孟慶國、王 曄
委 員:王從飛、俞國新、馬國軍、許 升、滕東暉
技術委員會
主 任:張 華
副主任:丁國良、劉金平、劉益才、馬國遠、屈治國、楊 昭
委 員:韓曉紅、劉 斌、劉 方、倪 龍、邵雙全、王寶龍、徐榮吉、晏 剛
會議議題
1. 主題論壇
主 席:
俞國新 正高級工程師,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f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報 告:
(1)制冷技術的一些動態(tài)與展望
——何雅玲 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
(2)固態(tài)制冷及極低溫制冷技術進展
——沈 俊 教授、國家杰青,北京理工大學
(3)對多聯(lián)機技術發(fā)展方向的思考
——石文星 教授,清華大學
(4)食品保鮮技術與冷鏈
——謝 晶 教授,上海海洋大學
(5)儲能中的一些熱管理技術
——徐 超 教授,華北電力大學
2. 技術對接會議
計劃于會議期間平行舉辦“智慧樓宇技術專場”、“空調熱泵專場”2場技術對接分會,邀請海爾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就相關技術需求與參會代表進行交流和初步對接,部分技術需求已經發(fā)布到中國制冷學會產學融合平臺(以下簡稱為“學會產學融合平臺”):https://research.car.org.cn/。同時組委會向參會專家征集相關方向的科技成果,經審核通過后,可在會上做專題報告,歡迎各專家積極填報“附件:技術對接會報告信息表”,于11月30日前反饋到郵箱yksun@car.org.cn。
2個技術對接會涉及的主要方向如下:
(1)智慧樓宇技術專場:
高溫熱泵、多聯(lián)機高效換熱技術、光伏光熱與空調結合利用技術、蓄冷蓄熱余熱利用,電池熱管理、新能源(蓄電池)實驗室的規(guī)劃和方案設計等
(2)空調熱泵專場:
低環(huán)溫制熱、制熱高效除霜(無霜)技術、家用新型環(huán)保冷媒開發(fā)、熱泵熱水器專用環(huán)保安全冷媒、冷媒音靜音節(jié)流技術、低噪音熱泵熱水器開發(fā)等
3. 海報展示
所有報名參加“中國制冷學會關于開展高校、研究院所優(yōu)秀科技成果遴選和轉化促進工作的通知”的科技成果,可在會議期間進行海報展示,制作費用由組委會承擔。海報尺寸統(tǒng)一為1400mm(高)*1200mm(寬),圖片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11月30日前請將電子版反饋到郵箱yksun@car.org.cn。
還未報名的科技成果,請于11月30日前在學會產學融合平臺完成申報,并提交海報電子版。
聯(lián)系人:孫裕坤
電 話:010-68712422,18513665468
郵 箱:yksun@car.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阜成路67號銀都大廈10層,100142
參會報名
本次會議僅接受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報名參會,注冊費500元/人,可提前轉賬(備注“產學融合會議”)或現(xiàn)場繳納,差旅住宿費用請自理。
賬號信息:
單位:中國制冷學會
賬號:862081206710001
銀行:招商銀行北京西三環(huán)支行
參會專家必須提前報名,不接受現(xiàn)場報名臨時參會,請掃描以下二維碼完成報名。參會專家應為學會產學融合平臺專家?guī)鞂<?,未入駐專家?guī)鞂<铱稍谄脚_上注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