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成立50周年,國內(nèi)文化心理學,隨著中國社會的開放,也蓬勃發(fā)展,來自文化視角的成果越來越多豐富了傳統(tǒng)心理學對社會的理解。從最早港臺心理學本土化傳入大陸,大陸心理學關注社會與文化變遷,距今均已達到30年之久。過去幾年中,文化心理研究作為助力人類相互理解,應對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重大現(xiàn)實問題挑戰(zhàn),發(fā)揮了令人矚目的作用。與此同時,隨著心理學研究成果的豐富與深入,文化心理學也面臨著自身新的突破與整合。如何推動自身學科知識的重構與整合,面向未來尋找發(fā)展機遇,值得每個文化心理學研究者關切。為了深入交流探討相關的學術議題,中國心理學會文化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將于11月11日至11月13日,在山東煙臺召開2022年學術年會?,F(xiàn)誠邀文化心理學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相關學科的學界同仁以及廣大的社會心理學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蒞臨參會,共同交流最新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研討未來心理學在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中應承擔的使命與可能做出的貢獻。
會議主題:發(fā)展中的文化心理學:理論、應用與前瞻
學術、投稿相關事宜,請聯(lián)系專委會秘書:韋慶旺,電話:18611581527
會務事宜聯(lián)系人:孟維杰 電話:17854590807 劉璐 電話:18561050903
接待相關事宜,聯(lián)系人:張永水(魯東大學會務組),電話:13205357736,0535-6672189
會議論文投稿
本次論壇設有主題演講、專題報告、分組報告等學術交流環(huán)節(jié),歡迎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老師同學及各界人士踴躍投稿。
1.摘要采用中文或英文提交,每篇摘要不超過800字。所有稿件請按照下方二維碼下載的格式模板進行編輯,于2022年10月30日之前,發(fā)送到專委會郵箱:wpsy@vip.163.com。
2. 擬申請專題報告的組織者需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專題報告的組織者應圍繞某一明確主題,組織4至6篇摘要,每篇摘要按照上述格式編排,專題報告組織者將所有摘要匯總編輯好后提交,郵件主題及文檔請命名為“專題報告-(專題名稱)-(專題報告組織者姓名)”。擬進行分組報告的投稿人,提交時郵件主題及投稿文檔請命名為“×××(第一作者姓名)參加文化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摘要”。
3.會議主題報告由會議主辦方特邀相關領域資深研究專家進行大會報告,具體特邀專家名單將于第二輪會議通知中公布。
會務相關說明
1.本次會議往返交通和會議期間食宿費用自理。
2.會議將采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如果遇到疫情防控方面的變化,會議將按照預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