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材料作為整個光電產業(yè)的基礎和先導,是材料科學與光學、半導體、化學、電子等學科交叉融合、深度滲透的關鍵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光電新材料在新型顯示、先進能源、未來電子、生物醫(yī)療、環(huán)境保護等多個領域都展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為助力光電材料的器件化、功能化、產業(yè)化發(fā)展,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計劃于2024年11月在福州舉辦“國際先進光電材料、技術與應用會議”(OMTA 2024),力邀100余位國內外高校、研究院所、重點實驗室、企業(yè)的領軍專家出席,開展多角度、戰(zhàn)略性的專題交流會、產學研對接會、科技成果展等活動,搭建光電領域產、學、研、用各界融合的平臺,匯聚世界有識之士和業(yè)界精英,共同探討全球新形勢下的前瞻思想、創(chuàng)新成果和發(fā)展戰(zhàn)略。
活動官網:https://b2b.csoe.org.cn/meeting/OMTA2024.html
大會主席
祝世寧 院士(南京大學)
王玉鵬 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鄭婉華 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Toyohiko Yatagai(日本宇都宮大學)
共主席
韓杰才 院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劉益春 院士(東北師范大學)
金奎娟 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蔡定平(香港城市大學)
洪明輝(廈門大學)
陳錢(中北大學)
Alexander Govorov(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Takashige Omatsu(日本千葉大學)
執(zhí)行主席
譚小地(福建師范大學)
牛智川(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楊中民(華南師范大學)
潘安練(湖南師范大學)
單崇新(鄭州大學)
張大偉(上海理工大學)
程序委員會主席
張先增(福建師范大學)
程樹英(福州大學)
巫江(電子科技大學)
史浩飛(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以下內容為GPT視角對國際先進光電材料、技術與應用相關領域的解讀,僅供參考:
國際先進光電材料、技術與應用研究現(xiàn)狀
一、光電材料研究現(xiàn)狀
- 新型光電材料的不斷涌現(xiàn):近年來,國內外在光電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越來越豐富,不斷涌現(xiàn)出各種新型光電材料,如有機發(fā)光材料、無機發(fā)光材料、量子點發(fā)光材料等。這些材料具有高亮度、高效率、長壽命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顯示器、照明、傳感器等領域。
- 光電檢測材料的進展:隨著數(shù)字化和智能化的加速發(fā)展,光電檢測材料已成為高科技領域的關鍵材料之一。目前常見的光電檢測材料有硅、銦鎵鍺等半導體材料,而有機光電材料、導電聚合物等新型材料也在光電檢測領域嶄露頭角。
-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光催化材料通過光催化反應實現(xiàn)化學反應,其應用領域廣泛,如污水處理、空氣凈化、環(huán)境修復等。在光催化材料領域,半導體光催化材料是研究的核心,通過改變半導體材料的組成、晶體結構等方面來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二、光電技術研究現(xiàn)狀
- 光電轉換技術的發(fā)展:光電轉換技術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是光電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型光伏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光電轉換效率不斷提高,為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光電傳感技術的創(chuàng)新:光電傳感技術通過光電效應實現(xiàn)信號的轉換和檢測,具有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yōu)點。隨著激光加工技術、激光全息、光電傳感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光電傳感技術在信息光電子技術、激光醫(yī)療與光子生物學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三、光電材料與技術應用研究現(xiàn)狀
- 顯示技術的革新:新型光電材料和技術在顯示領域的應用推動了顯示技術的革新。例如,OLED(有機發(fā)光二極管)技術憑借高亮度、高對比度、廣視角等優(yōu)點,在智能手機、電視等顯示設備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 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光電材料和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是其中的典型應用之一,通過光電轉換技術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此外,光電材料和技術還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tǒng)等領域展現(xiàn)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 軍事領域的應用:光電材料和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重視。紅外材料、激光材料等在軍事偵察、制導、通信等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光電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
國際先進光電材料、技術與應用研究可以應用在哪些行業(yè)或領域
能源行業(yè):
太陽能電池:光電材料在此領域的應用最為突出。特別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高轉換效率、低成本和穩(wěn)定性,成為研究的熱點。通過優(yōu)化光電材料的光吸收、能帶結構和載流子輸運等關鍵技術,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高。
新能源開發(fā):光電材料能夠有效地轉化太陽能、風能等,并將其轉化為電能儲存,為新能源開發(fā)領域提供了重要支持。
信息通信行業(yè):
光纖通信:光電材料在光纖通信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通過提高光纖的傳輸性能和穩(wěn)定性,減少能量損耗和信號失真,提升信息傳輸?shù)馁|量和速度。
光電子器件:先進光電功能材料在光電子器件(如發(fā)光二極管、激光器、光伏器件等)中也有重要的應用,這些器件在通信、信息顯示、照明等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顯示技術行業(yè):
顯示器技術:新型光電材料如OLED(有機發(fā)光二極管)技術,在智能手機、電視等顯示設備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以其高亮度、高對比度、廣視角等優(yōu)點,推動了顯示技術的革新。
柔性顯示器:柔性光電功能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類材料具有高彎曲性和可拉伸性,可以應用于柔性顯示器、柔性傳感器等領域。
生物醫(yī)學領域:
近紅外吸收材料:在生物醫(yī)學中應用廣泛,如光熱療法、納米粒子治療、近紅外成像等。通過控制光電功能材料的光譜特性,可以將近紅外光線精確地轉化為熱能,實現(xiàn)癌癥治療、細胞標記等功能。
其他領域:
智能信息顯示:基于光電材料的信息顯示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單一信息的集成和多樣化傳輸,該技術將應用于智能手機、電子書、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產品中。
材料增強:光電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學和電學性能,可以制造出高強度、高韌性、高剛度等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構造工程、交通運輸和石油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國際先進光電材料、技術與應用研究領域有哪些知名機構或企業(yè)
研究機構:
美國Caltech光學研究中心:
地位:世界上最古老和著名的光學研究中心之一。
成立時間:20世紀40年代。
研究領域:納米光學、非線性光學和光電子學等。
成果:擁有一批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其中包括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發(fā)表了無數(shù)在光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德國馬普光學中心:
地位:全球領先的光學研究中心之一。
研究設備:擁有研究光學的先進設備,包括超快激光、光纖等。
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超快光學、量子光學、生物光學等多個方面。
研究人員: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為研究中心帶來更廣泛的研究視角。
英國劍橋大學光學研究中心:
地位:集合了世界知名光學專家和優(yōu)秀學生的研究中心。
實驗設備:擁有一系列精密的實驗設備和計算平臺,滿足多種光學研究方向的需求。
研究成果:備受國際認可。
企業(yè):
有研國晶輝新材料有限公司:
領域:光電材料先進企業(yè)。
產品:標準硫化鋅、多光譜硫化鋅、硒化鋅、硫系玻璃、紅外光學元件、光纖級四氯化鍺等。
成就:助力紅外光學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產品質量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維信諾科技:
領域:全球領先的新型顯示整體解決方案創(chuàng)新型供應商。
專注:專注于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事業(yè)20余年。
地位:中國大陸第一家OLED產品供應商。
清陶(昆山)能源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領域:固態(tài)鋰電池產業(yè)化的領跑者。
成就:通過鋰電池關鍵材料的原創(chuàng)開發(fā)、裝備的創(chuàng)新設計和量產工藝的優(yōu)化,率先實現(xiàn)了固態(tài)鋰電池的產業(yè)化。
張潔(投稿、注冊)
022-58168510
zhangjie@csoe.org.cn
郭圣(展商)
18710157604
guosheng@csoe.org.cn
專題分會
(材料與器件)
先進光電功能晶體材料與器件
專題主席:
趙顯(山東大學)
劉華剛(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專題委員:
李飛(西安交通大學)
汪堯進 (南京理工大學)
吳云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于浩海(山東大學)
專題秘書:
于法鵬(山東大學)
征文方向: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rospects of optoelectronic functional cryst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Key functional element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optoelectronic functional crystals
Structural design, growth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laser, Raman, nonlinearity, piezoelectric, ferroelectric, electro-optic, acousto-optic, magneto-optical functional crystal material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optoelectronic functional crystal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hotoelectric functional effects in crystal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optoelectronic crystal devices
Application of AI in exploration of optoelectronic functional crystal materials, etc.
寬禁帶半導體光電材料與器件
專題主席:
單崇新(鄭州大學)
魏鐘鳴(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專題秘書:
劉凱凱(鄭州大學)
征文方向:
Growth and preparation of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Defects and impurities
Physical properties (optical, electrical, magnetic, mechanical, thermal, etc.)
Wide bandgap material based LEDs and semiconductor lighting
Wide bandgap material based mini - / micro - LEDs and their new display applications
Deep ultraviolet emitting and detection dev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Wide bandgap material based las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etc.
低維光電材料與器件
專題主席:
許秀來(北京大學)
王建浦(南京工業(yè)大學)
吳東海(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孫志培(芬蘭阿爾托大學)
專題委員:
高煒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劉進(中山大學)
呂俊鵬(東南大學)
沈國震(北京理工大學)
肖淑敏(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張永哲(北京工業(yè)大學)
專題秘書:
唐靜(廣東工業(yè)大學)
征文方向:
Energy band structure and photonic physics
Epitaxi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Quantum optical physics and devices
Heterogeneous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Flexible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Magnetic and topological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Organic and perovskite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frared, THz and millimeter wave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etc.
超材料
專題主席:
盧明輝(南京大學)
李志遠(華南理工大學)
仇成偉(新加坡國立大學)
專題委員:
程強(東南大學)
蔣建華(蘇州大學)
李濤(南京大學)
石磊(復旦大學)
宋清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
專題秘書:
張智峰(南京大學)
征文方向: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metamaterials
Metasurfaces and plasmonics
Micro / nano photonics and topological photonics
Photonic crystals
Applications in information, energy, biomedicine, etc.
Desig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ow-dimensional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multifunctional nano materials
Advanced nano / low-dimensional photodetectors, photoelectric sensors, photodiodes and flexibl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Novel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fields
Novel applications in functional bands (e.g. mid-infrared) and space, atmosphere, ocean and environment, etc.
光纖材料與器件
專題主席:
董國平(華南理工大學)
胡麗麗(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王鵬飛(東北師范大學)
魏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征文方向:
Desig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ptical fibers
Novel multi-material optical fibers
Novel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omposition and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optical fibers
New band (e.g. mid-infrared) optical fiber laser technology
High-power optical fiber laser technology
Narrow linewidth optical fiber laser technology
High repetition frequency optical fiber laser technology
Novel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fiber laser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of optical fiber sensing
Composite functions of optical fiber sensing
Optical fiber sensor devices and their new applications, etc.
光電材料先進制造與表征技術
專題主席:
介萬奇(西北工業(yè)大學)
史浩飛(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征文方向:
Material desig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
Advanced micro-structured materials, etc.
專題分會
(工程應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
專題主席:
李國強(復旦大學)
左超(南京理工大學)
林梟(福建師范大學)
專題委員:
Ryushi Fujimura(日本宇都宮大學)
宋維濤(北京理工大學)
張靜宇(華中科技大學)
專題秘書:
楊毅(福建師范大學)
征文方向: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
Optical sensing and detection
AI and computational imag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torag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tc.
發(fā)光與顯示應用
專題主席:
潘安練(湖南師范大學)
夏志國(華南理工大學)
郭浩中(陽明交通大學)
專題秘書:
冷美英(湖南師范大學)
征文方向:
Laser lighting and display materials, devic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QLED materials, devic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Micro-LED materials, devic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LED materials, devic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PerLED and other novel light-emitting devices, etc.
新能源應用
專題主席:
程樹英(福州大學)
張文華(云南大學)
專題委員:
馬萬里(蘇州大學)
潘旭(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王勇(浙江大學)
姚建曦(華北電力大學)
張金寶(廈門大學)
專題秘書:
吳炯樺(福州大學)
征文方向:
Copper based, antimony based and perovskite thin film solar cells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in film materials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hotovoltaic devices
Research progress of photovoltaic efficienc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hotovoltaic devices, etc.
10
生物醫(yī)療應用
專題主席:
屈軍樂(深圳大學)
陳郁(福建師范大學)
曾海山(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專題委員:
賀號(上海交通大學)
孔令杰(清華大學)
唐慶功(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
王爽(西北大學)
周非凡(海南大學)
專題秘書:
林多(福建師范大學)
征文方向: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
Optical therapy, diagnosis and instrument
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
Neurophotonics, neurosurgery and optogenetics
Clinical technology and systems
Laser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iomedical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ic imaging
Nano medicine / biophoto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etc.
同期活動
產學研交流會
本活動將圍繞光電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fā)展趨勢,針對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前瞻性建議,邀請產、學、研、用代表參與研討,以主題報告和圓桌討論的形式,探討相關技術和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推進本領域的產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化合作。
主席:
張先增(福建師范大學)
牛智川(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巫江(電子科技大學)
青年專場
本活動將邀請光電材料及相關領域的優(yōu)秀青年代表參與,以青年報告+經驗交流的形式進行,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學術成果或產業(yè)成果,分享科研實踐經驗和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主席:
沈國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林梟(福建師范大學)
科技成果展
本活動將面向國內高校、研究院所、企業(yè)、科創(chuàng)平臺和其他創(chuàng)新團隊,公開征集光電領域相關的科技成果展示項目,集中展現(xiàn)近年來本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新應用。參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海報、展桌、宣講、項目路演、新品發(fā)布等。大會將為遴選出的優(yōu)秀成果提供重點推介服務。
投稿須知
投稿要求
請作者在截止日期前提交500-600個單詞的英文摘要,投稿前請作者自行做好保密審查工作,并將會議保密審查表(網站下載)或本單位保密審查表提交到投稿網站。通過會議學術委員會專家審查被錄用的論文,將于截止日期后兩周內收到組委會的郵件通知。
投稿網址:
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OMTA2024.html
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
合作期刊
PhotoniX、紅外與激光工程、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紅外與毫米波學報、發(fā)光學報、Opto-Electronic Advances、Opto-Electronic Science、光電工程、量子電子學報、激光生物學報、光子學報、Optoelectronics Letters、光電子·激光、光學精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