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屆中國保護生物學大會
為探討我國保護生物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發(fā)展戰(zhàn)略,展示該領域最新成果與重要進展,促進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中國動物學會保護生物學分會、中國植物學會系統(tǒng)與進化植物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科技委員會、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林業(yè)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廣東省長隆慈善基金會、北京市企業(yè)家環(huán)保基金會(SEE基金會)承辦的“第一屆中國保護生物學大會”將于2023年11月24日-11月27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大會將邀請我國保護生物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特誠摯邀請國內該領域科技工作者參加本次大會。
會議內容:
我國保護生物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重要進展交流與研討。
以下內容為GPT視角對保護生物學相關領域的解讀,僅供參考:
保護生物學研究現(xiàn)狀
保護生物學研究的現(xiàn)狀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zhàn)。首先,保護生物學研究因為過分強調價值和實用性而受到了批評。其次,保護生物學缺少機理探討、實驗和對比研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此外,保護生物學是一門涉及空間尺度的學科,不同局部、不同空間尺度的保護生物學問題往往缺乏可比性。同時,許多保護生物學數(shù)據(jù)沒有正式發(fā)表,這些“灰色文獻”限制了保護生物學的發(fā)展。然而,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國際法和國內法的制定和實施為保護生物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
保護生物學領域有哪些實踐案例
長江江豚的保護:為了保護長江江豚這一珍稀瀕危物種,各地不斷強化就地保護,保護和修復重要棲息生境,并建立了多個遷地保護地,遷地群體總量已超過150頭。
蛇鞭菊夜蛾的保護:保護工作者將蛇鞭菊移植到更大的花盆中,然后將其種植在Oak Openings地區(qū),幫助這種瀕臨滅絕的飛蛾,種植它們的寄主植物。
海南長臂猿的保護:為了恢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生態(tài),自2005年起,海南省林業(yè)部門改造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5000多畝,種植超過30萬株長臂猿喜食的鄉(xiāng)土樹種。
保護生物學領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機構或企業(yè)
浙江大學生態(tài)研究所:該研究所由方盛國教授領導,主要從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物種保護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西北大學:李保國教授團隊在保護生物學領域有著廣泛的研究,包括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管理、重要野生動物疫病的監(jiān)測與預警等。
四川大學:岳碧松教授團隊主要從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和管理、入侵生態(tài)學等方面的研究。
華東師范大學:王小明教授團隊主要研究大型獸類的保護基因組學、鳥類行為與進化生態(tài)學等。
中科院動物所:該所是保護生物學領域的知名研究機構,已經(jīng)在保護生物學的重要研究領域獲得了國際一流的研究成果。
安徽師范大學:吳海龍教授團隊主要從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和管理、入侵生態(tài)學等方面的研究。
北京林業(yè)大學 和 東北林業(yè)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有專門的森林保護學院,主要從事森林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的研究。
中科院動物生態(tài)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從事動物進化與系統(tǒng)學、保護生物學等領域的研究,已經(jīng)獲得了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研究成果。
聶永剛(nieyg@ioz.ac.cn;18910605126)
周文良(zhouwl@gmlab.ac.cn;18813198099)
彭昭杰(pengzhaojie@gmlab.ac.cn;19166453314)
胡小瑜(huxiaoyu@ioz.ac.cn; 15957799078)
大會專題設置:
專題設置 |
召集人 |
保護演化生物學 |
于黎(yuli@ynu.edu.cn) 金效華(xiaohuajin@ibcas.ac.cn) 劉志瑾(6888@cnu.edu.cn) |
保護生態(tài)學 |
王志恒(zhiheng.wang@pku.edu.cn) 李彬彬(binbin.li@duke.edu) 王緒高(wangxg@iae.ac.cn) |
保護行為學與生理學 |
范朋飛(fanpf@mail.sysu.edu.cn) 王代平(wangdaiping@ioz.ac.cn) 孫寶珺(sunbaojun@ioz.ac.cn) |
保護基因組學與宏基因組學 |
胡義波(ybhu@ioz.ac.cn) 馬永鵬(mayongpeng@mail.kib.ac.cn) 黃廣平(huanggp@ioz.ac.cn) |
人與野生動物沖突及動物疫病 |
高玉偉(gaoyuwei@gmail.com) 馬志軍(zhijunm@fudan.edu.cn) 李楊(yli@ioz.ac.cn) |
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評估新技術 |
姚蒙(yaom@pku.edu.cn) 李松海(lish@idsse.ac.cn) 郭松濤(songtaoguo@nwu.edu.cn) |
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地 |
徐衛(wèi)華(xuweihua@rcees.ac.cn) 徐基良(xujiliang@bjfu.edu.cn) 閆顏(120551233@qq.com) |
社會公益保護地 |
楊彪(yangb315@163.com) 張琰(yan.zhang@iucn.org) |
瀕危物種遷地保護 |
侯蓉(405536517@qq.com) 廖景平(liaojp@scbg.ac.cn) 華彥(wildlife530@163.com) |
“昆蒙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之未來 |
朱江(zhuj@ioz.ac.cn) 平曉鴿(pingxg@ioz.ac.cn) |
會議注冊繳費:
1.注冊參會和會議注冊費的繳納方式請登錄中國動物學會學術會議系統(tǒng)(http://czsmeeting.bitcast.org.cn/)(平臺使用說明詳見附件1),2023年10月18日起至11月18日前可在平臺提交參會注冊申請并繳納注冊費,注冊或繳費時務必在平臺左側“發(fā)票設置”處完善需開發(fā)票信息。本平臺支持公務卡、銀行卡線上繳費,也可線下匯款,賬號見下:
開戶名稱:中國動物學會
開戶行名稱:中國工商銀行海淀西區(qū)支行
帳號:0200004509089152663
匯款備注:保護會+姓名
2.會議注冊費¥1400元,學生代表注冊費¥1000元。若為學生代表,請報到時攜帶學生證進行簽到、領取會議材料。
3.參會代表的交通和住宿費用自理。
會議住宿預訂:
廣州長隆酒店住宿標準:大床房:550元/晚,標準間:700元/晚,均含雙人早餐。
酒店預訂通過中國動物學會學術會議系統(tǒng)提交預定信息(操作說明見附件1),請參會代表務必及時預定賓館,未預定賓館的參會代表自行安排住宿。住宿預訂截止時間為2023年11月18日。
會議論文摘要:
本次會議征集論文摘要,請參會代表通過會議注冊平臺提交摘要。申請墻報展示的參會代表提交摘要時,請在“交流形式”處,選擇 “壁報交流”。摘要提交截止時間為2023年11月18日,提交摘要時務必選擇相應分會場(專題),摘要文件以Word格式上傳。
會議墻報:
會議設立專門墻報展示區(qū),墻報尺寸:120 cm(高)×90 cm(寬),自行打印,請于報到時交會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