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力學學會固體力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的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學術會議將于2023年11月17-19日在湖北武漢市召開。
在重大工程裝備中,關鍵材料與結構常常服役在高/低溫、高壓、高輻照、強腐蝕、高應變率、超高周疲勞、強磁場等極端環(huán)境下。在極端環(huán)境下,材料和結構的力學行為將發(fā)生改變,傳統(tǒng)的力學理論、實驗和計算方法可能不再適用。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呈現出“力學+”的典型特征,是力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前沿,是力學學科新的增長點。本次學術會議以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為主題,旨在前瞻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前沿發(fā)展方向,促進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領域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力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與融合,繁榮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研究。會議將設置主會場和多個分會場,并邀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做大會邀請報告和分會場邀請報告,預計參會人數250-300人。
會議現在開始論文征稿,熱忱歡迎廣大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科技工作者以及研究生踴躍投稿并蒞臨本屆會議!熱忱歡迎相關單位廠商協(xié)辦、贊助和參展!
會議議題
(包括但不限于)
1.極端溫度下的材料與結構力學;
2.強沖擊下材料與結構的力學響應;
3.強輻照下的材料與結構力學;
4.超高周疲勞與損傷力學;
5.強腐蝕與力化耦合;
6.超高壓下先進材料與結構的力學響應;
7.高場強/高載流下的材料與結構力學;
8.極端制造中的力學;
9.基于數據驅動的極端環(huán)境力學;
10.多場/多尺度耦合力學;
11.深空/深海/深地極端環(huán)境力學;
12.極端環(huán)境下的實驗力學與測試方法;
13.極端環(huán)境下的計算力學與軟件;
14.其它極端環(huán)境力學。
名譽主席:鄭曉靜院士
會議主席:李振環(huán)、王記增
學術委員會
主任:周又和院士
委員:
陳常青、陳少華、陳偉球、陳子光
段慧玲、戴蘭宏、鄧子辰、馮西橋
高存法、果立成、郭旭、郭興明
郭宇鋒、茍曉凡、韓旭、何陵輝
洪偉、侯淑娟、霍永忠、胡更開
胡元太、黃敏生、康國政、亢戰(zhàn)
柯燎亮、孔令偉、姜潮、賴遠明
李法新、李鳳明、李衛(wèi)國、李曉雁
李巖、李玉龍、李振環(huán)、廉艷平
梁軍、劉彬、劉書田、劉子順
盧同慶、孟松鶴、錢勁、喬丕忠
邱志平、曲紹興、申勝平、湯立群
王博、王東東、王剛鋒、王宏濤
王彪、王記增、王建祥、王立峰
王琳、王清遠、王鐵軍、王省哲
汪越勝、魏悅廣、魏宇杰、文桂林
吳恒安、吳林志、徐鑒、宣守虎
楊輝、姚小虎、雍華東、袁福平
章青、張?zhí)镏摇埼拿?、張一?/p>
張忠、趙亞溥、仲政、周益春
組織委員會
主任:黃敏生
副主任:張興義、朱亞新
委員:
趙呂、梁爽、熊啟林、劉大彪
鄧謙、陳子光、楊輝、張耀
張楨、雍華東、劉小靖
以下內容為GPT視角對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相關領域的解讀,僅供參考:
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研究現狀
極端環(huán)境下的材料性能:研究材料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包括強度、韌性、硬度、熱導率、電導率等。例如,高溫超導材料、高熵合金、石墨烯等。
極端環(huán)境下的材料制備與加工:研究在極端環(huán)境下材料的合成、加工和成型技術,以實現高性能材料和結構的制備。例如,激光熔覆、3D打印、電子束焊接等技術。
極端環(huán)境下的結構力學:研究在極端環(huán)境下結構的力學行為,包括穩(wěn)定性、強度、剛度、疲勞、斷裂等。例如,空間結構、深海結構、核反應堆結構等。
極端環(huán)境下的防護與修復:研究在極端環(huán)境下對材料和結構的防護方法,以及損傷后的修復技術。例如,表面涂層、納米復合材料、智能修復系統(tǒng)等。
極端環(huán)境下的模擬與測試:研究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極端環(huán)境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技術,以便更有效地評估材料和結構的性能。例如,高溫高壓實驗、低溫真空實驗、離子輻射實驗等。
極端環(huán)境下的應用:研究在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通信等領域的應用,以滿足實際工程需求。
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有哪些實踐案例
航空航天領域:在高溫、低溫、高壓、真空、輻射等極端環(huán)境下,航空航天器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來保證其正常運行。例如,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使用了具有高強度、高耐磨性和抗輻射性的鈦合金材料;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則使用了輕質、高強度的碳纖維復合材料。
能源領域:在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過程中,都需要使用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技術。例如,核電站的反應堆壓力容器需要使用耐高溫、耐高壓的材料;太陽能電池板則需要使用光電轉換效率高的材料;風力發(fā)電機葉片則需要使用輕質、高強度的復合材料。
海洋工程領域:在深海勘探、海底隧道、海洋平臺等海洋工程項目中,也需要使用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技術。例如,深海鉆井平臺需要使用耐高壓、耐腐蝕的材料;海底隧道需要使用高強度、高韌性的材料;海洋平臺則需要使用輕質、高強度的復合材料。
極地工程領域:在北極、南極等極地的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fā)項目中,也需要使用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技術。例如,極地科學考察站需要使用耐低溫、耐風化的材料;極地油氣開采平臺需要使用耐高壓、耐腐蝕的材料。
1. 會務聯(lián)系人
黃敏生:會務總體協(xié)調
15902760510
mshuang@hust.edu.cn
朱亞新:負責酒店和會場
18164008162
yxzhu2006@hust.edu.cn
趙呂:負責投稿和報告安排
15375212817
lvzhao@hust.edu.cn
梁爽:負責贊助安排
13437151681
liangs@hust.edu.cn
2. 會議網站聯(lián)系人
會議開設“2023年極端環(huán)境下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學術會議”網站(www.extrememech.com),定期發(fā)布會議相關信息,論文投稿、會議注冊、住宿預訂等事項通過網站完成。
聯(lián)系人:周晴,15527883092
征稿事宜
1.本次會議僅接受摘要投稿,來稿請用word文檔編排,具體模板見會議網站。摘要的保密審查由作者本單位負責,會議不再作保密審查。
2.參會人員通過如下網站進行注冊和投稿:www.extrememech.com。提交時文件名稱請按“議題編號-報告作者姓名-摘要題目”的格式書寫。
3.投稿日期:
會議投稿開始時間:2023年07月10日
會議投稿截止時間:2023年10月10日
投稿錄用通知時間:2023年10月15日
4.會務費
早期注冊費用正式代表2200元/人、學生代表1900元/人,2023年10月17日之后注冊費用正式代表2400元/人,學生代表2100元/人。
會議期間用餐由會務組統(tǒng)一安排。會務組可協(xié)助安排訂房,交通住宿費用自理。